深圳新聞網2023年10月27日訊(記者 朱琳)2023年以來,人民銀行深圳市分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深圳市分局在全市統籌發起“金融為民”暖心工程十項工作,引導商業銀行和支付機構優服務、推普惠、防風險、促改革,切實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優服務,人民群眾“幸福感”穩步提升
加強金融知識宣教,提升社會公眾金融素養水平。聯合羅湖、福田、南山、寶安、龍華、鹽田、龍崗等行政區舉辦金融知識宣教活動,涵蓋支付、征信、外匯、數字人民幣、普惠金融、反洗錢、存款保險等方面知識,開展深圳金融支持外貿、網絡安全宣傳周、金融聯合宣教月專場宣教,引導群眾學金融、用金融,惠及市民、企業經營者等超700萬人次。
設立口岸便民金融服務點,為香港同胞提供金融咨詢服務。聯合深圳市口岸辦,組織商業銀行、支付機構入駐福田、羅湖、皇崗、蓮塘、深圳灣等5個口岸,設立口岸便民金融服務點,國慶期間向通關游客發放《便民金融服務手冊》逾萬份。
成功落地深圳首筆進口液化天然氣全流程電子退稅試點業務。會同財政部深圳監管局和深圳海關,為進口液化天然氣企業按比例返還進口增值稅5672.74萬元,辦理時間從1至2個月縮短至7天,大幅提高退稅效率,充分體現電子退庫業務方便快捷的優勢,有效緩解企業現金流壓力。
推普惠,市場主體“獲得感”日益增強
聯動發力,推動金融服務小微和鄉村振興質效提升。聚焦小微企業融資,聯合深圳市中小企業服務局等部門上線“小微通”——小微融資暢通工程,征信賦能打造小微企業融資可視化“鏈路”,讓更多小微企業在融資關系方面由“乙方”變“甲方”。結合深圳現代農業發展戰略,聯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深圳監管局等部門,組織10余家銀行研討制定“鵬農貸”深圳供應鏈金融服務方案,推動提升農產品供應鏈金融服務效率。
快速響應,支持受災群眾復工復業。下發《關于做好極端天氣后信貸支持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恢復的通知》,鼓勵金融機構對受暴雨等極端天氣影響的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加大信貸支持力度。
截至2023年9月末,深圳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3.67%;普惠小微信用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5.34%;個體工商戶經營性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7.33%。
舉辦政銀企對接會,疏通綠色融資難點堵點。聯合深圳市生態環境局、龍華區人民政府舉辦綠色金融政銀企對接會,廣泛宣傳碳減排支持工具等金融支持政策,讓市場主體對政策看得懂,聽得清,用得好。搭建平臺供13家銀行與21家綠色企業代表就綠色項目融資開展交流對接,截至目前,融資落地金額超過2.5億元,有力支持了新能源、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2023年9月末,深圳銀行業金融機構綠色貸款余額8913.72億元,同比增長47.89%,增速比全部貸款高38.95個百分點。
促改革,創新試點“驅動力”更為突出
拓展數字人民幣跨境支付與消費場景。一是創新數字人民幣硬錢包,豐富港人來深消費支付方式。截至2023年9月末,通過硬錢包自助發卡機為香港居民發放粵港澳大灣區數字人民幣硬錢包2.3萬張,落地數字人民幣APP外卡“先充后用”功能。二是支持福田區、羅湖區舉辦全國首個數字人民幣“跨境購物節”,豐富深港兩地數字人民幣小額高頻消費場景。三是落地全國首單數字人民幣“圳品”品質保險應用,拓寬數字人民幣在保險領域的應用范圍。
落實“金融支持前海30條”,推動政策落地見效。涉及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職責的32項政策中,已經落地28項,落地率達九成。例如,2023年8月,正式印發《“前海港企貸”業務操作指引》,允許符合條件的前海港資小微企業在500萬元人民幣的限額內從境外銀行獲得人民幣貸款,便利企業牽手境外資金,助力港企港人在前海創業創新,為深港“融資通”開辟新渠道。截至2023年9月末,已有5家企業辦理“港企貸”業務,融資金額合計2000萬元。
啟動河套“科匯通”試點,部署金融支持河套建設。一是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總局批復,正式印發《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區“科匯通”試點業務操作指引》,允許境外科研資金直接匯入區內外資非企業科研機構,為區內科研機構跨境資金調撥提供“綠色通道”,為深港兩地科技創新要素流動和科技產業協作提供有力支撐。二是赴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區現場調研,召開“強化金融支持 落實《河套規劃》”座談會,圍繞跨境、科技、科創金融等方面部署金融支持河套建設的相關工作。
推動貿易項下人民幣跨境使用,助力企業規避匯率風險。召開貿易項下人民幣跨境使用企業座談會,向16家大型實體企業推介跨境人民幣結算,現場回應企業訴求。2023年1月至9月,深圳跨境人民幣收付金額達3.21萬億元,同比增長33.7%,收付規模按省排名全國第三,僅次于上海和北京,占全國的8.3%。
防風險,金融環境“安全感”愈加明顯
落實反詐反洗錢工作要求,協同開展非法金融交易、機構風險監測。一是組織召開三季度反詐工作研判督導會,指導銀行持續落實“資金鏈”治理主體責任,統籌賬戶風險防控和優化服務。二是加強對非法金融活動、異常資金交易的監測,為深圳金融改革發展提供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2023年1月至9月,深圳銀行卡“斷卡”線索同比下降約50%。
壓實投訴處理責任,營造和諧穩定的金融環境。一是持續暢通投訴咨詢渠道,做到投訴事項快速分辦、重點事項跟蹤督辦。二是面向深圳市金融機構下發通知,強調切實做好“雙節”假期前后的投訴處理工作,營造和諧穩定的金融環境。
下一步,人民銀行深圳市分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深圳市分局將繼續強化多方聯動、發揮工作合力,統籌推進“金融為民”暖心工程各項工作,督導轄內金融機構不斷推出優質的金融產品和暖心的金融服務。